各地成立人才集團,已成為人才服務市場化的一種全新探索
為破解人才工作中政策多且雜、涉及面廣、專業平臺少、執行成本高等問題,近年來,山東各地陸續探索組建人才集團。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省內目前已有青島、濰坊、臨沂、濟南高新區等地成立了各具特色的人才集團。
全國范圍內,深圳市人才集團、福州市人才發展集團、武漢人才集團……成立人才集團已成為各地人才服務市場化的一種全新探索。
前不久,全國首家省級人才集團——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標志著山東在用市場化手段開發和配置人才資源上邁出重要一步。人才服務市場化之路到底該如何走,才能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明確定位,提供全鏈條人才服務
全國來看,通過成立人才集團提升人才服務市場化水平的探索,已有先例。
2017年11月,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華麗轉身,以深圳市人才集團有限公司的新身份亮相,成為國內最早的以政府為主導的人才集團。
深圳人才集團發展有明確的定位,即對照深圳產業發展需求,為企業提供從高端獵聘服務到人才引進、人才測評、人才培訓等全產業鏈服務。同年,深圳市人才集團還成立了深圳千里馬國際獵頭有限公司,專門引進高層次人才。
成立以來,深圳人才集團一方面對接國內多家知名高校、成立了以行業領軍人物為龍頭的尖端人脈網,另一方面,搭建了包括“三個一百”綜合性人才服務平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園平臺等,為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人才服務。
深圳的先行經驗為著力實施“人才興魯”戰略的山東帶來啟示。
臨沂人才工作集團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內第一個“吃螃蟹”的。自2019年6月揭牌成立以來,該人才集團在全省首創全鏈條人才服務模式,聚焦人才“引、育、用”的無縫對接。創新提出人才飛地運營模式、1+N金融直通模式、跨界對接模式、全方位服務模式4種服務模式,圍繞臨沂全市十優產業和縣區優勢產業引才聚才,為臨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從山東各地的人才集團情況看,雖然形式各有不同、運營各有妙招,但成立有共同的目標——為當地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打造專業化、全鏈條的人才服務體系。
精準對接,高效兌現人才政策
傳統模式下,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受引進渠道單一、負責人手有限等因素影響,引進效率不高,難以實現人才與企業、人才與政策的精準對接。人才集團的成立,則有助于突破引才瓶頸,靈活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去年9月,青島人才集團歷時一個半月,在100多位候選人中為青島動車小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獵”來了一位兼具地產和投資背景的職業經理人。這位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素養和崗位契合度都很高,實現了高效匹配。
記者注意到,以人才集團為平臺,被引進的人才只需面對市場化公司這個單一企業,就能快速解決落戶工作等各項事宜,大大減少了“重復申報”“多頭跑”的人才服務碎片化問題。
去年7月,壽光市人才發展集團正式成立,這是濰坊市第一家成立的縣級人才發展集團。該人才集團統籌全市資源,暢通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按照政策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3張清單”,實行人才服務專員“一對一”制度,優化提升人才購房租房、醫療保險、子女教育、學習培訓、出入境等各方面服務,實現對人才創新創業的全周期覆蓋。
此外,為著力解決人才項目融資難、貸款難等問題,壽光市人才發展集團實施了多元化投入模式。人才集團與壽光農村商業銀行合作設立“人才貸”,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及科技成果轉化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低利率、期限靈活的最高1000萬元信用貸款。
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
有分析認為,人才集團的創新意義,在以市場需求倒逼集團發展、提升人才資源存量的同時,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從而構建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當地模式。
山東人才集團成立后,在業務板塊設置上,重點開展人才招聘引進、人才數據共享、人才精準服務、人才雙創投資、人才園區運用、人才戰略咨詢、人才培訓測評、人才活動策展等八大核心業務,構建起集團發展的“四梁八柱”。促進政策落地、市場活躍、生態優化、產才融合,探索構建“人才+服務+資本+產業”業務模式,實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人才發展、產業升級的效果。
5月18日,由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濟南市財政股權投資基金控股集團、山東省人力資本產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設立了人力資本產業母基金,該基金將在濟南落地打造全國領先且具有復制輸出能力的“人力資本+數字經濟+平臺經濟”運營企業,迅速解決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和稅收問題。
山東人才集團董事長王衛中介紹,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未來將立足打造海內外高端人才的功能型實施平臺、人才發展全鏈條的一站式服務平臺、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的市場化支撐平臺、人才最優生態的綜合性運營平臺“四大平臺”。“我們將成立山東人才發展聯盟,同各市人才集團積極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在項目落地及產業化上為人才提供系統支持。”王衛中說。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