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福彩老員工:聽他們說廣東福彩30年
廣東福彩走過的30年,必定有很多的故事,或艱辛,或有趣,或感動。我們相信,最好的故事,都藏在那些跟著廣東福彩一路走過的老員工腦中。于是新華網彩票頻道尋訪了廣東福彩中心的一批老員工,來看看他們眼中的廣東福彩:
廣東福彩前公會主席蘇亞樞:87年11月加入福彩工作的蘇亞樞,是廣東福彩的資深老員工。陪著廣東福彩走過30年的他,最大的感受是: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難,發(fā)展更難。蘇亞樞參與了廣東福彩的市場拓展,猶記得推廣站點專營化時,被很多不理解的站主指著鼻子罵。但事后證明,站點專營化的推廣很大的提升了站點的銷量。他眼中的廣東福彩30年,也是一個廣東福彩與各方不斷溝通理解的過程。
廣東福彩中心財務黃小艷:廣東福彩中心在87年成立時,只有5個人,黃小艷就是其中的一員。身為財務,接觸過無數的大獎得主,黃小艷眼中的廣東福彩30年,是一個彩民不斷成熟的過程,同樣成熟的還有社會對福利彩票的看法。她還記得,當年廣東江門的一個教師中了9注一等獎,甚至驚動了北京的審計和稅務局。而今,社會對福利彩票已經更理性,更淡定,這是一個好變化。
廣東福彩總工程師孟海平:作為廣東福彩總工程師,孟海平是在90年代加入了廣東福彩,他一路見證了廣東福彩在技術上的發(fā)展。他眼中的廣東福彩30年,是不斷攻堅克難,不斷進步的過程。孟海平至今記得為了攻破技術難題而通宵的那些年月,也記得清明節(jié)拿著喇叭去山頭找回請假回家掃墓的技術員的趣事。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是為了廣東福彩技術的發(fā)展。
廣東福彩行政總監(jiān)朱學山:樸實、低調,正是朱學山眼中的廣東福彩。92年加入廣東福彩的他,與廣東福彩共同走過,可以說是最了解廣東福彩行政支出賬單的人。 無論是人員編制,還是辦公場所等,均能看出廣東福彩人低調、務實、踏實肯干的精神。這是難能可貴的廣東福彩氣質。
廣東福彩市場一部部長甘菊:甘菊加入廣東福彩20多年,她與廣東福彩,是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甘菊說,在福彩越久,她越理解福彩工作的意義,這是一份值得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她真心熱愛著這份工作。20多年中,她經歷過廣東福彩實現10連冠的興奮,主持過廣東福彩即開票“一站一槍”的工作,為即開票銷售打開了新局面。廣東福彩人踏實肯干,各方面的基礎工作都做得好,這是她對廣東福彩最深的印象。
廣東福彩市場三部部長劉瑜峰:劉瑜峰進入福彩系統(tǒng)已有20年,做過宣傳,也做過市場,同樣是廣東福彩的老員工。在他看來,福彩30年不容易,是一個一路翻山越嶺,不斷斗智斗勇的過程。他講起了一個趣事:廣東福彩中出第一個9800多萬巨獎的時候,媒體拍到了大獎得主的正面照,為了保護得主隱私,福彩中心發(fā)函告知紙媒不可登出照片,結果紙媒畫出了大獎得主惟妙惟肖的素描照,讓人哭笑不得。某種程度上說,這算是第一個露臉領獎的得主。
廣州福彩中心羅行:羅行講述的廣東福彩30年,是一個轉變人們觀念,讓人們認識到福彩公益的過程。羅行記得,福彩發(fā)行之初,社會對福彩很不理解,不知道為什么要發(fā)行福彩。于是他把質疑的人帶到了廣州市福利院,看過福利院的情形后,質疑的聲音才小了。隨后,羅行用福彩公益金打造公園長椅在廣州八大公園投放,宣傳福彩公益,反響特別好。98年抗洪彩票發(fā)售的時候,彩票由飛機從北京空運過來,羅行連夜接彩票,都沒時間睡覺。而抗洪彩票的大獲成功,才終于扭轉了全國對福利彩票的看法,認識到這是一項公益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