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發展進入新觀點 金融與科技如何平衡
堅持自律,互金行業發展應回歸理性
當前互金行業內有個說法不斷被大家認可,那就是“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實際上這一點在政策上是比較明確的。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資產管理”成為各大平臺競相追逐的對象,其業務內容愈來愈復雜,這也使金融和科技兩者的邊界也變得模糊不清。不過,資管新規的發布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界定,讓互金平臺更加專注于互聯網信息中介平臺的定位。
未來企業競爭需具備三大能力
雖然互金行業政策監管對于技術創新產生了一定影響,但金融科技仍然是推動中國金融發展與變革的重要力量,是互金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關鍵之一。
如何提升和建立企業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核心優勢,需要具備以下能力。
(一)人才競爭力:擁有強大的大數據人才團隊
任何技術領域的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和知識儲備的競爭,對金融科技領域也不例外。
大數據處理、安全風控等等技術實力的載體是人,所以平臺之間的比拼歸根結底是人才的比拼。
(二)商業運營力:具備強大的商業運營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金融科技行業的技術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但如何將其轉化為商業成果,擁有良好的大數據資源以及大數據團隊很重要,但戰略決策和實現路徑同樣重要。這就得考驗一個平臺的商業運營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如果一家金融科技企業希望把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核心競爭力的話,技術不是第一步需要考慮的因素,思維才是,企業需要有思維的轉變、戰略的支持以及相應資源的投入。
貨融貸表示,金融科技的創新離不開金融監管,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需要在擁抱監管的基礎上,審慎走好發展創新的每一步。